1、橋邊村 村旁有一橋,故名。 |
2、臭水村 傳說有個神仙由此過,指水給馬飲,馬不飲,斥之臭水井,故名。 |
3、柴山村 原駐地柴山,伐木砍柴的地方,故名。 |
4、勺沖角村 位于喇叭狀山溝沖擊地,形如木勺,故名。 |
5、巖腳村 原駐地巖腳,村住山巖下,故名。 |
6、阿拉米村 彝語“阿拉”是一家彝族的名號,“米”為田,意為阿拉家的田地,故名。 |
7、羅布邑村 駐地羅布邑,彝語音譯“羅波尼”,“羅波”為小米,“尼”坪子,意為小米多的坪子,故名。 |
8、三甲村 清代隸屬豐樂里第三甲,地名隨之稱“三甲”,故名。 |
9、耳子山村 山后有一塊中間凹陷的石頭,形如提手,故名。 |
10、龍樹村 方言稱冷杉為龍樹,村中多冷杉樹,故名。 |
11、泥黑村 彝語“泥黑”意為宰牛的地方,故名。 |
12、格枝村 彝語“格支(枝)”意為喜鵲,即喜鵲多的地方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