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蓮峰社區(qū) 因境內(nèi)有一山,五峰并峙,形似五瓣蓮花初綻,故名蓮峰。 |
2、南林村 因本村有茂密的森林,又位于蓮峰南部,故稱南林。 |
3、新店村 因清雍正初年即有人居住,縣城至米貼遷至蓮峰后,是下半縣到縣城的必經(jīng)之路,有人在此地設(shè)店,招待過往旅客,故名新店臺,命名新店村。 |
4、獅田村 因本村境內(nèi)有一個小山包,狀如雄獅,且周圍田多,故稱獅田。 |
5、米田村 因本村駐地有成片的稻田,每年豐收大米,故稱為米田。 |
6、六井村 因此地連續(xù)有六處泉眼,人們?yōu)轱嬎奖,掘地坑為井,故名六井?/div> |
7、后山村 因本村位于五蓮峰背,故名后山。 |
8、黑寨村 因常年有霧,光線昏暗,而得名黑寨。 |
9、大蕩村 因地形似盆地,中間像個大窩凼,故名大凼,人們以“蕩”代“凼”,就簡稱大蕩。 |
10、萬和村 清興緒末年建集市,因鄉(xiāng)霸橫行,習(xí)稱“萬惡場”,后人們愿望和睦團結(jié)雅化“萬和”。 |
11、和平村 1984年體改中由萬和鄉(xiāng)劃出新建,以和平建設(shè)之意得名和平。 |
12、松田村 因由松山、田灣兩個自然村合并,并取兩村名的首字,命名松田。 |
13、文潭村 因當?shù)仫L(fēng)水先生根據(jù)當?shù)仫L(fēng)水和鎮(zhèn)長姓氏取名文譚。 |
14、官寨村 因明朝末年有彝族土木(俗稱官家土司)住此,故得名官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