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官屯社區(qū) 因明洪武年間曾設(shè)吏指揮屯田,故名。 |
2、山坡村 多數(shù)村落坐落于洋派水庫東面的山坡腳,得名山坡,因村委會駐地山后。 |
3、連廠村 明朝間在韓家河?xùn)|面迤小箐設(shè)過冶煉廠開鐵礦,后取煉的諧音連而稱連廠。 |
4、巴拉鲊村 彝語地名。巴拉意為搬來,鲊意為箐,巴拉鲊彝語意為搬來箐中居住。村委會駐巴拉鲊。 |
5、馬游村 彝語地名。馬游,原為彝語賣擺鲊,意為平川之地,后據(jù)音譯寫為馬游坪,簡稱馬游,因村委會駐馬游坪(片村)。 |
6、黃泥塘村 因該地土質(zhì)為黃色,雨天黃泥遍地,村委會駐黃泥塘。 |
7、三角村 因此地地處河岸,山峰呈三角對峙,得名三角。 |
8、葡萄村 早年該地盛產(chǎn)野葡萄,地處山箐,得名葡萄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