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泉壩社區(qū) 傳說,在泉壩下場口有一口井,只要一漲水,就淹沒不少田地,對人們帶來不利,古人用一口大鍋將井口蓋上,原來被水淹沒的地很平,故名泉壩。即泉壩村。 |
2、泉山村 人民公社化時期,駐地原名鴨腦山,因建泉壩公社“五泉”大隊,(泉坡、泉壩、泉山、泉堡、泉塘)而改名泉山。 |
3、泉塘村 此處有個菖蒲塘的地名,建泉壩五泉時,就為泉塘村。 |
4、泉堡村 原名“茶園壩”人民公社化時期,因建泉壩公社“五泉”大隊,(泉坡、泉壩、泉山、泉堡、泉塘)。駐地是山堡而得名。 |
5、泉坡村 人民公社化時期,因建泉壩公社“五泉”大隊,(泉坡、泉壩、泉山、泉堡、泉塘)。駐地是山坡而得名。 |
6、捷克村 相傳古時候該地盛產(chǎn)生漆,販賣漆商常在這里住宿,取名“漆客莊”,后因諧音成“捷克莊,村子在此,故取名捷克村。 |
7、黃池村 此地山形像個池子,里面全是黃泥,故取名黃池村。 |
8、捷梁村 因該村處于捷克村和思渠的梁橋之間,故取名捷梁村。 |
9、新竹村 因村里有新寨和竹銀坨兩個大寨子,故取名新竹村。 |
10、水田村 水田村以村內(nèi)龍洞塆涌泉為源,灌溉壩上近400畝水田,四季不缺水,終年不干旱,故名“水田”。 |
11、三壩村 該村由雙路壩、楊家壩、小池壩組成三壩而得名。 |
12、馬家村 村委會設(shè)立在馬家寨(寨子里的人都姓馬)而得名馬家村。 |
13、巖園村 該村處山腳下槽位置,前后坡陡依巖故取名巖園村。 |
14、大泉村 原名平洋,后因泉壩建“五泉”時將幾個大隊合并后命名為大泉村。 |
15、算子村 因該村位于蒜子壩,故名蒜子村。2017年根據(jù)沿府辦發(fā)【2020】85號文件精神將蒜子村改為算子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