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、塔嶺村 因村落依山建房子,形如塔狀,故名。 |
17、沙蓢村 此地原盛長蓢草,地下又蘊藏天然硅砂,故名。 |
18、塘河村 村西有小河環(huán)繞,村東南是洼地,高低不平,村民利用其地勢放養(yǎng)魚,故名。 |
19、龍頭村 村莊坐落于筆架山旁,筆架山起伏生動如龍,故名。 |
20、富美村 因由沙富村和貴美村合并而成,各取一字,故名。 |
21、邦龍村 村在虎山下西側,有條小河涌經村邊流過,村民在涌旁邊建宅,堪輿師認為村旁有龍氣,“旁”與“邦”土語諧音,故名。 |
22、嘉寮村 立村時,在水邊搭寮定居,初名“下寮”,后人認為“下”字有低人一等的意思,便改為“嘉”字,故名。 |
23、樓墩村 因地處木江河出口,四面環(huán)水,河中積有小塊陸地,像是流動的墩,原名“流墩”,后取諧音“樓墩”,故名。 |
24、基背村 村建于黎馬沙河西岸基圍之背,以地理位置命名,故名。 |
25、魚沖村 因村三面有小河環(huán)繞,昔日河涌中盛產鯉魚,取名“鯉魚涌”,簡作魚沖,故名。 |
26、橋美村 因村內有橋頭與充美兩村,各取一字,故名。 |
27、東北村 村為一河兩岸,分立東、北,依地理位置和方位命名,故名。 |
28、梅岡村 因地處潭江邊的小丘陵,遍植梅樹,故名。 |
29、六里村 因由崩坎、達堂、東頭、張屋、馬屋、阮屋6個自然村組成,故名。 |
30、洞閣村 原為“繒戙角”,是潭江灣轉角處拉罾捕魚的好地方,后避俗用諧音“洞閣”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