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小岡社區(qū) 地處潭江下游,古代原是一片汪洋,有許多小山丘突出海面,后沖積成陸,故名。 |
2、雙水社區(qū) 因臨瀧水河出?诙,“瀧”是多音多義字,取其諧音,改為雙水,居委會(huì)因位于雙水圩而得名。 |
3、雙水村 因地有瀧水河而取名“瀧水”,“瀧”是多音多義字,取其諧音,后漸寫作雙水,故名。 |
4、木江村 立村時(shí),南有木江河流經(jīng),西有木江山,故名。 |
5、龍脊村 因村形長(zhǎng)且彎曲似龍,依其地形,故名。 |
6、嶺頭村 因先祖從南雄嶺頭遷來(lái)此立村,以示懷舊,故名。 |
7、梁家村 因是梁姓村落,故名。 |
8、朗頭村 村北原是一片沼澤,蓢草叢生,故名。 |
9、田心村 因村建于田野中心,故名。 |
10、南岸村 因村建立在河的南岸,故名。 |
11、上凌村 因該村靠近凌山(今稱象山),旁有古稱凌涌的河道,明萬(wàn)歷縣志已見(jiàn)凌涌村,清康熙縣志見(jiàn)上、下凌(涌)沖村,以后有凌沖(涌)鄉(xiāng),“上凌”村名源于上凌涌,故名。 |
12、東凌村 村建在凌涌(山坑名)的東邊,故名。 |
13、豪山村 此地原近海邊,山坡前面的河涌盛產(chǎn)蠔,“蠔”(蠔)與“豪”諧音,故名。 |
14、水庫(kù)村 因此地有萬(wàn)畝、魚山兩座水庫(kù),故名。 |
15、大堂村 原別稱大王村,村民認(rèn)為別稱不雅,取諧音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