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、石坑村 因村落依山磅水,石峰秀麗,坑流環(huán)繞,故稱石坑。村委會駐地石坑村,故名。 |
18、大布洋村 因該村地處大南山麓,經(jīng)拓荒成大幅田洋,故稱大布洋。村委會駐地大布洋村,故名。 |
19、葫蘆村 因村地形似葫蘆,故稱葫蘆村。村委會駐地葫蘆村,故名。 |
20、茆港村 因地處濱海,茆草叢生,故稱茆港村。村委會駐地茆港村,故名。 |
21、溪尾村 因處于大龍溪下游,故稱溪尾。村委會駐地溪尾村,故名。 |
22、北洋村 因村落北面是大片田洋,故稱北洋。村委會駐地北洋村,故名。 |
23、芝蘭村 其祖先到此搭寮定居,名新寮村,清代,寨門橫匾上書“芝蘭毓秀”四字,故稱芝蘭村。村委會駐地芝蘭村,故名。 |
24、東華村 因其祖先于溪流東岸搭寮定居,稱東寮村,后改東華村。村委會以駐地名。 |
25、望上村 因先祖取希望子孫上進(jìn)之意,故稱望上村。村委會駐望上村,故名。 |
26、田一村 因東瀕南海,地勢低洼,溪流彎曲,狀似心字,稱心溪。清康熙年間,以該村周圍一片良田而改田心,后分為田一、田二、田三、田四。村委會駐地田一村,故名。 |
27、田三村 因東瀕南海,地勢低洼,溪流彎曲,狀似心字,稱心溪。清康熙年間,以該村周圍一片良田而改田心,后分為田一、田二、田三、田四。村委會駐地田三村,故名。 |
28、田四村 因東瀕南海,地勢低洼,溪流彎曲,狀似心字,稱心溪。清康熙年間,以該村周圍一片良田而改田心,后分為田一、田二、田三、田四。村委會駐地田四村,故名。 |
29、華林村 創(chuàng)村之初,因多姓聚居,村民和睦相處,且地域林木茂盛,先民便以“和林”為名。華林村建寨之后,曾以寨門匾額“太華毓秀”取名“太華”,后改稱“華林”。村委會駐地華林村,故名。 |
30、南埔村 創(chuàng)村之初,因村系臨南;纳称业,故名南埔。村委會駐地南埔村,故名。 |
31、南陽村 因村境東臨海洋,茆草叢生,故名茆洋村。至清代,該村建一寨門,門上橫匾書“南陽高照”四字,遂改稱南陽。村委會駐地南陽村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