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儒林社區(qū) 村前建有“儒林首第”牌坊,故名。 |
2、沙口社區(qū) 因地處內(nèi)河口的上方,且河口堆積著沙子,故名。 |
3、水南社區(qū) 因位于沙頭涌南岸,故名。 |
4、下西社區(qū) 名取意為原九江堡西方南部,故名。 |
5、南方社區(qū) 因位于九江鎮(zhèn)南面,故名。 |
6、朗星社區(qū) 據(jù)傳朗星所轄的幾個(gè)自然村,聚居在河灘高朗的地勢(shì)上,四周魚塘河涌星羅棋布,在日光的映照下,幾個(gè)村莊有如幾顆明星在閃爍,熠熠生輝,取其意名朗星,故名。 |
7、沙咀社區(qū) 相傳開村之初,村南部為西江左岸的沙灘邊沿,故名。 |
8、敦根社區(qū) 移民在一土墩上建村,因地勢(shì)高亢,常年無水患,認(rèn)為此乃安居樂業(yè)之根基,乃取墩的諧音稱敦根,故名。 |
9、梅圳社區(qū) 據(jù)說清朝年間,村民習(xí)慣在榕樹下拴牛,有人稱之為“牛圳”,其后眾口相傳,遂成村名。后村人嫌“牛圳”不雅,改為梅圳,故名。 |
10、河清社區(qū) 因位于西江河畔,古傳曾稱古潭、河溪、清溪,后取名河清,故名。 |
11、下北社區(qū) 因?qū)僭沤け狈侥喜浚拭?/div> |
12、上東社區(qū) 明萬歷年間,村境屬九江堡東區(qū)34圖下圍地域。清末,屬九江堡東方地域。1953年4月始置上東鄉(xiāng),鄉(xiāng)名意為東方北部,故名。 |
13、英明社區(qū) “英明”乃沿用解放初生產(chǎn)合作社之名稱。明初建村。曾與南金合稱南畔村。1956年成立英明生產(chǎn)合作社,后以此為村名!坝⒚鳌倍趾腥私艿仂`,前途光明的意思,故名。 |
14、石江社區(qū) 石江原名石崗,但該村并無山崗,四周環(huán)水,后易名為石江,故名。 |
15、北村社區(qū) 因地處沙頭堡以北,故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