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筆山社區(qū) 因位于筆架山正對面,故而得名筆山。 |
2、轅門社區(qū) 因位于前廳署外門一轅門外,得名轅門。 |
3、龍洞社區(qū) 因位于縣城到黃連河風景區(qū)的必經(jīng)之路上,此路稱為龍洞路,故而得名龍洞。 |
4、翠屏村 因本村坐落于翠屏山上,故而地名翠屏。 |
5、黃連河村 因該地毗鄰黃連河風景區(qū),故而得名黃連河村民委員會。 |
6、田壩村 因本村地勢平坦,水田居多,得名田壩。 |
7、雄魁村 彝語稱“雄塊”,“雄”為古時彝官,“塊”指彝官居住的村寨。古時彝官在此居住,后諧音雄魁。 |
8、金海村 因金龜山下面的水田像個海子,故名金海。 |
9、金坪村 因此坪有金竹,得名金坪。 |
10、永康村 因據(jù)傳,以駐地營盤一地主孝房門匾“福壽康寧”四字得名,得名永康。 |
11、興隆村 解放前,因袁姓人家在此村組織趕集,附近來此趕集的人越來越多,短時興旺起來,得名興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