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轄區(qū)有一明山嶂,舊時(shí)名為西洋山,后“西洋”相沿作“西陽”,故名?继瞥停806-820)年間郡縣志(李立甫撰)云:程鄉(xiāng)有西陽山、西陽水,地本因山水得名,其名為最古矣!《大清一統(tǒng)志》稱:舊志云:西洋山,峰巒周迎,一名九峰山。據(jù)此,則西洋山即西陽山,為今之明山。后“西洋”相沿作“西陽”。 |
2、清涼村 因位于清涼山脈,故名。 |
3、溪田村 民國時(shí)期,因有中坑溪、坭溪、杞樹坪溪三條溪水流過村田而叫三溪鄉(xiāng),又叫溪田!按逦瘯(huì)”指村民自治組織。 |
4、新田村 據(jù)傳說新田村的祖先,是由明朝亂南遷到此深山區(qū),定居開辟新田園建新村莊,故稱新田!按逦瘯(huì)”指村民自治組織。 |
5、秀竹村 秀竹村由秀竹、黃竹塘合并,故稱秀竹村。“村委會(huì)”指群眾自治組織。 |
6、塘青村 由塘坑、青草鋪兩個(gè)自然村合并,故稱塘青村。“村委會(huì)”是指群眾自治組織。 |
由洛潭、廖子壩等居民點(diǎn)聯(lián)合起來,成立一個(gè)村,故稱北聯(lián)村。 |
8、申渡村 申坑村、渡背村聯(lián)合而成稱申渡村;“村民委員會(huì)”指申渡村群眾自治組織。 |
9、雙黃村 雙黃村曾由黃坑和雙坑合并,故稱雙黃村!按逦瘯(huì)”指雙黃村的群眾自治組織。 |
10、龍坑村 龍坑因樹木茂盛,地勢猶如龍形而得名!按逦瘯(huì)”是指村民自治組織。 |
11、羅樂村 “羅樂村”指上、下羅樂村合并成得名。 |
12、莆田村 由黃坊、古田兩個(gè)村合并而成,故名。 |
13、莆蔚村 解放前叫鋪(布)尾壩,經(jīng)常受洪水淹浸,沖積成沙壩。后來建設(shè)一座小學(xué),叫作莆蔚小學(xué),因此就叫莆蔚村。莆田村與埠尾村合稱,客家話中,尾與蔚近音,故名。 |
14、桃坪村 由桃子畬和油坪兩自然村合成,稱桃坪村。也因種植山茶制作茶油而得名。 |
15、白水村 源于村中一河源上游高打坪處有一百丈瀑布,山水傾瀉而下,發(fā)出轟隆隆的響聲,飛濺出銀白色的浪花恰似一條銀鏈,雄偉壯觀而稱白水磜,白水村因白水磜而得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