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小廟社區(qū) 以古有小廟距合肥老城50華里得名五十里小廟,簡稱小廟。 |
2、將軍社區(qū) 因境內(nèi)有座將軍嶺,故得名。 |
3、拐崗社區(qū) 因轄區(qū)內(nèi)有拐崗自然村,以前是姓王的住的山崗,且王姓始居,故得名。 |
因三國時期,每十里設(shè)一個烽火臺,此地離當時的指揮中心五十里,故得名。 |
5、袁中社區(qū) 因其所轄村莊袁中郢而得名。 |
6、新民村 因村內(nèi)有一個新民壩,故得名。 |
7、段沖村 因段氏祠堂早年坐落于此,又此地屬于丘陵地帶,地勢起伏較大沖崗交錯,故得名。 |
8、馬崗村 因其范圍內(nèi)原村莊馬崗而得名。 |
9、街北村 因此地位于大柏社區(qū)的北邊,故得名。 |
10、茅鋪村 相傳三國時期,魏國駐兵官亭(現(xiàn)肥西縣官亭鎮(zhèn)),在現(xiàn)在的茅鋪駐有前哨,因為是臨時駐兵,搭建的是茅草屋,故得名。 |
11、棗林村 因其所轄村莊棗林崗而得名。 |
12、梔樹村 因其所轄村莊梔花樹而得名。 |
13、飯棚村 因其所轄村莊飯棚而得名。 |
14、石塘村 因駐地原村莊石塘而得名。 |
15、高崗村 因其坐落于村中心最高點的位置,故得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