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大關社區(qū) 因該地居住所在地就是原石阡縣大關酒廠,酒廠搬遷了,但曾經(jīng)在此地名還在用,而得名大關村。 |
2、臨江社區(qū) 因社區(qū)境內(nèi)的啟靈橋,東臨龍底江,西有臨江樓而得名臨江社區(qū)。 |
3、文筆社區(qū) 該社區(qū)位于文筆山下而得名文筆社區(qū)。 |
因此居住地地處平壩,家境富裕,家家有大院子,且有較多的柏香樹,故而得名香樹園。 |
5、雷屯村 因該村建有屯,主要為雷姓人家居多,故得名雷屯村。 |
6、新場村 因該村原來是一個集市,故得名新場村。 |
7、荊坪村 因該村所在的荊竹、坪磨兩自然村寨,各取一個字而得名。 |
8、來朝村 該村所在地為一個槽谷地帶,稱來槽,后改為來潮,后以上、下位置分來潮村寨,而得名來潮村。 |
9、鮮花村 因以前的鮮花大隊而得名。 |
10、銀豐村 因以前建銀豐大隊時,對全村居民寄予厚望,金銀滿倉,豐衣足食,而得名銀豐村。以人們美好愿望而得名。 |
11、亞興村 因以前建亞敖、新屯農(nóng)業(yè)社,兩個各取一個字而得名亞新,演化為亞興。 |
12、高樓村 因村后地勢高,建有樓房,高樓聳立,故而得名。 |
13、高寨村 因該村所屬的居民點居住位置都比較高,故得名高寨村。 |
14、掛榜山村 據(jù)載:掛榜山,石嶺平行,約1Km,山頂石崖有如張掛的皇榜,故名。 |
15、龍鳳村 因面對龍山,背靠十萬屯,有拔地而起、高聳入云的山屯石(鳳凰屯)和三面臨水而淹不到的“龍底壩”各取一字而得名。據(jù)載:雞冠石,撥地高約100余米,形如雞冠。龍底壩,從夜菇嘴伸下一條嶺脊到“龍底江邊”,其上建們興龍寺,極為壯觀。龍底江由南而東轉北環(huán)繞半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