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阜城街道 1940年10月,為阜寧抗日民主政權第一區(qū)。 1942年,稱阜城區(qū);年底,復為第一區(qū)。 1945年5月6月,仍稱阜城區(qū),后稱阜寧市。 1946年7月,改為第四區(qū),是年底改為新三區(qū)。 1947年5月,劃歸阜東縣。 1948年3月,復為阜城區(qū)。 1953年1月,改置阜城鎮(zhèn)。 1958年9月,成立阜城宇宙人民公社。 1959年4月,改為阜城鎮(zhèn)人民公社。 1968年8月,建阜城鎮(zhèn),為縣屬鎮(zhèn)。 2001年,城北鎮(zhèn)并入。 2009年11月,合利、吳灘、施莊3鎮(zhèn)并入。 2014年5月,撤銷阜城鎮(zhèn)設立花園、阜城、吳灘、新城4個街道。 |
2、吳灘街道 2014年4月,將阜城鎮(zhèn)5個居委會和16個村分設吳灘街道辦事處。 |
2014年4月沿用至今。 |
2014年5月,成立新城街道辦事處。 2015年4月,新城街道辦事處更名為金沙湖街道辦事處。 |
1956年析置阜寧縣溝墩區(qū)。 1958年改公社。 1983年改置溝墩鄉(xiāng)。 1984年撤銷溝墩鄉(xiāng)設立溝墩鎮(zhèn)。 |
1945年建立陳良區(qū)。 1957年置陳良鄉(xiāng)。 1959年為陳良人民公社。 1983年復改鄉(xiāng)。 2000年撤銷陳良鄉(xiāng),設立陳良鎮(zhèn)。 |
共產(chǎn)黨于1946年阜寧境內開始搞土改,在今三灶村建立三灶鄉(xiāng),后遷至豐墩還是三灶鄉(xiāng),1958年成立三灶人民公社,1999年改為三灶鄉(xiāng),2000年撤三灶鄉(xiāng)建鎮(zhèn)為三灶鎮(zhèn)。 |
1940年10月,屬阜寧縣抗日民主政權羊寨區(qū)。 1943年,設立郭墅鄉(xiāng),后并入三灶區(qū)。 1958年,屬三灶洪流人民公社。 1959年4月,從三灶洪流人民公社析出,成立郭墅公社。 1983年,改置郭墅鄉(xiāng)。 2000年9月,撤銷郭墅鄉(xiāng)設立郭墅鎮(zhèn)。 |
1940年10月,屬阜寧縣抗日民主政權第一區(qū)。 1941年10月,改屬第二區(qū)。 1942年,夏屬吉溝區(qū)。 1943年初,復屬第二區(qū)。 1944年末,建立新溝區(qū)。 1946年7月,改屬第三區(qū),年底改屬新第二區(qū)。 1947年8月,為新溝區(qū)。 1956年2月,并入陳集區(qū)。 1957年8月,設立新溝鄉(xiāng)。 1958年9月,與陳集鄉(xiāng)合并成立陳集先進公社,后改名新溝先進公社。 1959年4月,析出陳集公社。 1983年,復置新溝鄉(xiāng)。 1995年6月,撤銷新溝鄉(xiāng)設立新溝鎮(zhèn)。 |
10、陳集鎮(zhèn) 1912年,設立陳集鄉(xiāng)。 1940年8月,屬阜寧縣抗日民主政權第五區(qū)。 1942年春,改屬新第五區(qū)。 是年夏,改為鹽阜行署直屬區(qū)。 1944年12月,直屬區(qū)分設為陳集區(qū)和汪朱區(qū)。 1946年2月,又合并為陳集區(qū)。 1957年8月,撤區(qū),設陳集鄉(xiāng)。 1958年9月初,陳集鄉(xiāng)、新溝鄉(xiāng)合并成立陳集先進公社。 同年9月27日,改名為新溝先進公社。 1959年4月,析置陳集公社。 1983年9月,復置陳集鄉(xiāng)。 2000年,撤銷陳集鄉(xiāng)設立陳集鎮(zhèn)。 |
11、羊寨鎮(zhèn) 1952年分設羊寨區(qū)。 1957年更名羊寨鄉(xiāng)。 1958年8月更名羊寨解放公社。 1959年9月更名為羊寨公社。 1982年10月,改羊寨公社為羊寨鄉(xiāng)。 1987年7月撤羊寨鄉(xiāng)改稱羊寨鎮(zhèn)。 2001年7月北沙鄉(xiāng)并入羊寨鎮(zhèn)。 |
12、蘆蒲鎮(zhèn) 1940年,屬抗日民主政權淮阜漣邊區(qū)。 1946年,屬阜寧縣第五區(qū)。 1952年,屬阜寧縣馬集區(qū)。 1957年底,并入阜寧縣羊寨區(qū)。 1958年8月,成立羊寨解放人民公社。 1959年9月,析出,成立馬集公社。 1960年6月,改名蘆蒲公社。 1982年10月,改置蘆蒲鄉(xiāng)。 1997年7月,析出童營鄉(xiāng)。 1998年3月,童營鄉(xiāng)更名蒲南鄉(xiāng)。 2001年8月,蘆蒲、蒲南2鄉(xiāng)合并為蘆蒲鎮(zhèn)。 |
13、板湖鎮(zhèn) 1942年,為阜寧縣抗日民主政權板湖區(qū)。 1943年,改屬第四區(qū)。 1944年底,復為板湖區(qū)。 1946年7月,屬第十一區(qū),年底改屬新五區(qū)。 1947年8月,仍為板湖區(qū)。 1957年8月,改置板湖鄉(xiāng)。 1958年9月,與碩集鄉(xiāng)合并成立板湖鐵流人民公社。 1959年4月,為板湖人民公社。 1983年,復置板湖鄉(xiāng)。 1995年8月,撤銷板湖鄉(xiāng)設立板湖鎮(zhèn)。 |
14、東溝鎮(zhèn) 1940年,東溝建鎮(zhèn)。 1959年成立東溝人民公社。 1965年改置東溝鎮(zhèn)。 1983年撤鎮(zhèn)設鄉(xiāng)。 1984年撤鄉(xiāng)設東溝鎮(zhèn)。 2001年永興鎮(zhèn)并入。 2009年,公興、碩集二鎮(zhèn)并入。 |
15、益林鎮(zhèn) 1912年,設益林市,屬阜寧縣。 1928年,改稱東益市。 1940年10月,屬阜寧縣抗日民主政權第四區(qū)。 1942年,改屬益林市區(qū)、東益區(qū)。 1943年初,改屬第三區(qū)。 1944年8月,改設東益市。 1944年10月,直屬第五分區(qū)。 1945年10月,改屬阜寧縣。 1945年12月,改設益林區(qū)。 1946年7月,改屬第一區(qū)。 1946年12月,改為新一區(qū)。 1947年8月,復為東益區(qū)。 1957年,為縣屬益林鎮(zhèn)。 1958年9月,與東溝鎮(zhèn)、古河鄉(xiāng)合并成立東益環(huán)球公社。 1965年,析出,成立益林鎮(zhèn)、益林公社。 1968年9月,益林鎮(zhèn)并入益林公社,稱五七街道。 1983年4月,復置益林鎮(zhèn)。 2000年4月,馬家蕩鄉(xiāng)、楊集鎮(zhèn)合并設置楊集鎮(zhèn)。 2009年11月,楊集鎮(zhèn)并入益林鎮(zhèn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