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、嶺東村 因有十八羅漢山坐落于村東側(cè),故名。 |
18、馬前村 因位于放馬山前,故名。 |
19、龍古村 因成村初期此地是一條形狀似龍骨的沙石基,故名。 |
20、鴨利村 因地貌與鴨舌頭相像,鴨舌頭方言即“鴨利”,故名。 |
21、維毓村 由毓桂村、維新村二個(gè)村合并而成,各取一字,故名。 |
22、新圍村 原是牛頭咀山下的沙洲,因是新圍墾成陸的村落,故名。 |
23、增沙村 因圍墾比放馬村遲,為新增加的沙洲,故名。 |
24、放馬村 因在放馬山附近建村,故名。 |
25、上村村 因建村時(shí)間早于潭洲,且在北面,故名。 |
26、南村坊村 因轄區(qū)內(nèi)有南村坊,故名。 |
27、靈山村 因地處原靈山鎮(zhèn)中心,倚靈崗河而立,故名。 |
28、廟貝村 原為廟背村,因村前有廟名圣母殿而得名。后來村人因“背”字筆繁,遂以“貝”字代之,故名。 |
29、廟青村 “廟”字因此處曾有圣母殿,“青”字取其“新生和朝氣蓬勃”之意,故名。 |
30、新沙村 因建村時(shí)為淺灘多沙,取“新生、蓬勃向上”之意,故名。 |
31、高沙村 因村內(nèi)有一沙墩,墩上有高姓墳?zāi),故名?/div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