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田戲臺大田戲臺位于鐘山縣城西面公安鎮(zhèn)大田村,距縣城約十公里,此戲臺建于清光緒四年(即1878年),為磚、石、木結構,呈凸字形,通高10余米,由前臺和后臺組成,前臺面寬6.37米,深5.5米;后臺寬10.12米,深3.6米;基高1.8米。整座戲臺青石青磚,雕工極為精美圓潤,八柱梁構架,八角藻井復頂,鼓石墊柱,青磚砌墻,青石為基,基旁雕以八仙賀壽,鑿雙龍以戲珠,臺上鏤兩虎以扶角,嵌二獅以呈瑞,后屏風飾以山川樓閣,彩鳳仙鶴等木雕,工藝精湛,構圖和諧。戲臺除古樸典雅、雄偉壯觀,且符合力學、聲學原理,整座戲臺屬水口廟附屬建筑,隱映于古樹秀竹之中,清澈的溪流環(huán)繞其中,整個環(huán)境優(yōu)雅別致,清靜恬適,為廣西不可多見的古戲臺之古代建筑之一。1981年
荷塘城皇廟、戲臺年代為清,位于公安鎮(zhèn)荷塘村委,類別為古建筑。2018年11月8日,荷塘城皇廟、戲臺被公布鐘山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。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:荷塘城皇廟與戲臺外四周5米。
里太古墓群位于鐘山縣公安鎮(zhèn)里太村,年代為漢-宋。里太古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張屋-牛廟古墓群位于鐘山縣燕塘鎮(zhèn)張屋村,公安鎮(zhèn)牛廟村,花山鄉(xiāng)大橋頭村,年代為 漢-元。張屋-牛廟古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平蠻封地碑 位于公安鄉(xiāng)塘貝村西1公里的丹霞觀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 八月刻 立。方形,高86厘米,寬63厘米,豎行楷書,陰刻,23行600余字。碑文記述洪武二十三年 七月花山峒歐奎、秦鹿、夔雅樂率苗、瑤、壯民起義,鐘益奉調抵花山征剿。歷征三年,至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平息。封富川縣額外守御所正千戶,子孫世襲花山瑤壯苗夷等處境內屯田, 山嶺即給該軍耕種的史實。
丹霞觀丹霞觀又名天師觀,位于公安鎮(zhèn)塘貝村白云山麓,始建于漢永壽元年(155年),傳說為張道陵煉丹之所,歷代屢毀屢建。明洪武二十五年重建丹霞觀,后又在觀側及觀前相續(xù)建起“益公祠”及戲臺,1958年均被毀,1986年當地群眾集資在原地重建丹霞觀及戲臺,丹霞觀依山傍水,座西向東,兩進三間,寬11.7米,進深23.3米,高12米,磚木石結構,觀進內有供奉神靈的殿堂,齋醮祈禱的壇臺和講經誦經三室組成,天井兩側有望樓臺榭,殿堂供奉張?zhí)鞄熒裣?1尊。觀四周群峰環(huán)抱,山環(huán)水繞,樹木蔭翳,風光秀麗,環(huán)境幽雅。清光緒十六年修的《富川縣志》記載:張道陵字輔漢,漢留候入業(yè)孫,生會稽天月山,善以符水治病,隱于富之白霞-,至桓帝永壽元年徒云臺峰,白日飛升人即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