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堨中心村坐落在屯溪盆地東端北側(cè),鎮(zhèn)政府駐地。周圍有大里、馮塘等七落拱衛(wèi),縱橫各約五里,略呈箕形,常住村民4020人。
唐乾符二年(公元875年)越國公汪華11世嫡孫汪遇游黃山途經(jīng)鳳凰嶺,見此地遠峰環(huán)繞、平野寬闊,大可安居,遂率族人來此開基。千余年來,先人辟野為田,攔河成堨,引流灌稼,漸至五谷豐稔,人丁衍盛,富甲一方,里人因之名村曰:富堨。
富堨北枕青山,南瞰府治,東依崗阜,西濱清流,上有豐樂渠駕虹飛渡,下橫九如橋曲拱臥波。三堨扼河,四衢通城。山光水色,四季分明。陂塘星羅棋布,菱荷競秀;竹木參天聳翠,百鳥爭鳴。千年圳渠蜿蜒穿村,月下常聞砧杵;百幢老屋默數(shù)春秋,天井鴟吻人家。古色古香,信步可尋。
富堨鐘靈毓秀,英才輩出,人文薈萃。自古耕讀繼世,詩禮傳家!笆抑,不廢誦讀之聲!睔v朝來,僅大里一處,進士及第相繼達十人。明唐寅曾慕名來此寓住余月,作《雙鑒行窩圖》及“呂仙相”傳世(惜至1969年毀),祝枝山、吳山濤為“八字墻”溪山草堂撰文書扁。清“揚州八怪”之汪士慎,從這里走出。新安醫(yī)學代有巨擘,造詣精湛。清汪士震祖孫四世俱為儒醫(yī),其曾孫汪大順乾隆42年奉召入宮為皇太后療疾,手到病除,敕封正四品大夫,并賜錦、扁、沙羅樹榮歸。中晚清汪昌泰、汪宗錦、汪裕馴、民國王仲奇、曹崇竹內(nèi)、外科聲名遠揚。現(xiàn)代王任之、曹嘉耆、王宏毅等建樹卓著。里人汪鳳池為清咸豐帝從五品言官,汪承恩為清廷遣朝使節(jié),馮塘程霖生清末曾任蒙古總督。
這里歷史遺存富厚,村東側(cè)下馮塘有新石器遺址。富堨始建于唐末,至今仍發(fā)揮著滋乳二千多畝農(nóng)田的功用。九如橋歷經(jīng)四百多年風雨,雄姿不減。清建社屋,五岳廟依然莊嚴肅穆。紅豆樹三百年來播撒相思不斷。這里古街古巷交織如網(wǎng),古宅園林幽邃清凈,樓臺亭閣、寺廟祠庵遺址多達三十多處,屈指難數(shù)。
這里民風淳樸,里人敦睦親和,樂善好施、清中期何永昌富甲六鎮(zhèn),感恩報國,捐巨額糧餉,被授一等軍功,圣旨賜扁,準造牌坊旌表,F(xiàn)代畢子勉創(chuàng)辦太和堂藥鋪,濟困恤貧,捐資墾田百余畝作義賑,畈中筑亭供人休憩、躲風避雨。
這里地土肥沃,植被廣茂,物產(chǎn)豐饒,水陸充盈。粟、稷、稻、菽無所不產(chǎn),桃、李、瓜、果四季飄香。木榨香油閃耀在央視《舌尖上的中國》欄目,升騰了中國人的舌尖,叩開了世界市場的大門。
富堨至高鐵站3公里,到棠樾牌坊群2公里,離徽州古城5公里,馬路寬闊,交通便捷。我們熱忱歡迎海內(nèi)外朋友光臨、游覽、考察、投資、安居!
聯(lián)系方式: 0559-6710025
負責人姓名:祁德利
辦公地址:歙縣富堨鎮(zhèn)富堨村
辦公時間:工作日上午8:00-11:30,下午14:00-17:00。